😓 undefined:Sorry your JavaScript is off or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
2025/05/08

對抗Fed緩降息及晶片戰火,最新操作策略出爐

重點摘要

•Fed年內首次降息時機推遲至9月

•不確定已逐步實現成風險,正在審視失業與通膨風險孰高

•維持美股中性評等,預計美債保持區間波動

會議決策利率不變

FOMC以12票贊成比0票反對維持政策利率目標在4.25%~4.50%。每月削減公債、MBS各50億、350億美元,維持每月縮減購債計畫400億美元不變。

會議聲明:不確定性續升,審視失業與通膨風險孰高

  • 繼續維持經濟、就業雙穩固:儘管在淨出口的擺動已經影響數據,但經濟活動繼續以穩固(Solid)的步伐擴張,失業率已保持低檔數個月,就業市場狀態保持穩固(Solid)。

  • 通膨仍高於2%目標:通膨保持某種程度的高位(somewhat elevated)。

  • 不確定性持續上升,風險已經實現,正在審視失業與通膨風險孰高:委員會尋求就業極大化與通膨長期2%的目標,經濟前景的陳述由”圍繞著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調整為”有關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已經進一步上升”,委員會將仔細檢視來自雙重使命的風險,新增”審視已經上升的更高失業與通膨風險”。

前瞻指引:維持利率與QT不變

  • 基於支持政策目標,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0%,在考慮額外的調整利率目標區間的幅度(總次數)與時機(並非每次會議都會像過去一樣逐次降息) ,委員會將繼續根據未來數據、前景和風險平衡來確定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

  • 全體FOMC投票委員支持繼續縮表,維持每月削減公債50億美元、MBS 350億美元,維持每月縮減購債計畫400億美元不變。

  • 委員會維持新增支持就業最大化(Supporting Maximum employment )與通膨回到2%目標。

  • 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委員會將繼續監測最新資訊對經濟前景的影響。若出現可能阻礙實現目標的風險,委員會將準備好酌情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委員會的評估將參考廣泛資訊,包括勞動力市場狀況、通膨壓力和通膨預期,以及金融和國際形勢變化的資料。

會後記者會Powell表達靜觀其變的立場

Fed 主席Powell 會後談話重點如下:

  • 經濟:認為美國經濟正以穩固(solid)的步伐成長,儘管1Q/25 GDP季增年率成長由上季的2.4%→-0.3%,主要是淨出口搖擺所致,反映企業因應關稅而提前備貨,這種不尋常的搖擺,讓GDP成長構成顯得複雜,但國內最終私部門銷售與採購成長穩健,國內最終私部門銷售成長持平於上季的3.0%,其中消費溫和(moderately)成長,企業的固定投資在疲軟的反彈,家庭與企業調查反映貿易政策擔憂,經濟前景劇烈下降,未來如何影響支出與投資則有待觀察。

  • 就業:評估狀態為穩固(Solid),就業市場處於或接近充分就業,維持在過去一年狹窄波動區間的健康水準,就業與職缺缺口在過去數個月保持穩定,工資成長持續高於通膨。整體而言,一系列的指標顯示就業市場大致均衡(Broadly in balance);重申就業市場並非是通膨風險的來源。

  • 通膨:通膨已經大幅下降(has come down at great deal),但仍某種程度地高於2%目標,近期以市場和調查基礎的衡量通膨預期指標已經上升,專家與調查皆指出肇因於關稅因素,在評估超越一年以上的長期通膨預期仍與2%目標相符。

  • 貨幣政策:
    仍在仔細審視與評估貿易、財政、監管與移民四項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其中關稅程度遠大過預期,若持續保持已宣布的大規模關稅措施,將造成更高的通膨、經濟趨緩與增加失業,通膨可以是暫時或一次性的,影響也可能是持續性,將關注關稅的效果以及需要多長的時間反映在物價上,長期通膨預期最終是否保持錨定狀態;

    被提問到是否會在下次決策就改變立場,強調政策處在良好位置,等待關稅影響更為清晰再進行決策;

    失業與通膨風險孰高?委員會轉向重新評估政策立場,致力於維持長期通膨穩定,確保關稅的影響是一次性的,不會演變成持續性的問題,在評估雙重目標時,將根據兩者的實際狀態,以及偏離其目標或差距進行綜合考量;

    在問題環節中,並未直接回答正在上升的通膨與失業何者偏離的幅度較多,是相比3月會議評估所得到的結果;同僚告知經濟不確定性極高(extremely elevated)、下行風險正在增加(have increased),但這些都還沒有實際地反映在數據當中;

    再次淡化川普政府干預政策的獨立性:強調決策依據是”數據、前景與風險平衡”,也並不在意像歐巴馬或其他總統甫就任時期與Fed主席見面的慣例,這方面主要是白宮提出的倡議,Powell表示本人不會也從未,或代表Fed做出這樣的倡議。

總經展望: Fed有意安撫市場焦慮情緒,預期下次降息時機推遲至9月

不確定已逐步實現成風險,但不足以讓Fed改變政策立場,市場焦慮,Fed有意安撫市場情緒:Fed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前瞻指引中有關經濟前景的描述調整為不確定性持續上升,風險已經實現,正在審視失業與通膨風險孰高”,Fed主席Powell維持對大多數現狀的陳述,包括經濟具有”韌性、健康”,就業市場”穩固”或處於”充分”就業狀態。

Fed不慌不忙、決策停看聽與保持耐心,處變不驚現象將再持續一段時間:Fed近來的處變不驚似乎與社會大眾的兵荒馬亂有所不同,例如對等關稅宣布後,最新的每月調查或信心諸多的高頻數據出現斷崖式的下降,或消費者與企業囤積貨品,甚至媒體傳出夏季貨物短缺與貨架清空的恐慌性預測。然而1Q/25的GDP數據中庫存的大幅增加以及關稅暫緩期間確實為美國經濟爭取緩衝空間,經濟中有一部份行為被推遲而非消失。與此同時,關稅必然將推升通膨,從市場普遍的預估來看,4Q/25核心PCE高峰可能在3.5%左右,但不確定性會壓抑消費者與企業支出,需求將進一步放緩,企業因應關稅的漲價策略、消費者抵制情緒、失業與通膨的抵換關係以及能源價格下跌,都還在變化過程。Fed決策考量數據的廣泛性(Wide range)與完整性(Totality),要讓官方能夠看到足夠、確信的證據,至少也得等到夏季。

Fed的決策路徑思考:Powell在本次會議幾乎排除6月降息的可能性,從三個層面評估Fed年內首次降息時機推遲至9月:(1)數據導向與經濟前景:前述美國經濟實際為關稅已預作準備,由於關稅程度遠超出各界想像,故預期還將在SEP中上調PCE或失業率與下調GDP,加上美國與大多數國家的談判難以在6月底前就完成,故數據層面要實際達到Fed心目中的降息時機還要更晚;(2)風險平衡:大多數的國家積極與美國談判,甚至中國也開始與美國接觸,儘管談判將艱困曲折,但關稅已通往下降軌道;(3)決策的藝術:等待經濟充分反映貿易政策轉向的衝擊,在夏季一年一度的央行年會上,能夠發出一致與連貫經濟評估的決策訊號。

股市展望:不確定性持續蔓延,維持美股中性評等

5月FOMC會議仍未能緩解市場對美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憂慮,會議聲明指出經濟雖保持穩固,但關稅影響已初步在進出口數據浮現,並且不確定性仍持續升溫,Powell會後再次重申「不急於降息」觀點,未能對市場交投情緒提供正面支持。

美股財報也開始受關稅影響,截止至5/7,S&P500指數中已公布82.6% 1Q/25企業財報,整體營收/淨利YoY分別由5.3%→3.9%、13.9%→10.7%,雙雙遜於5年均值8.7%、15%,而業績正面驚喜比例(SR)則延續放緩趨勢,營收SR持平1.1%、淨利SR則從7.9%→4.4%,並且近90%企業在財報中提及關稅,必須及非必須消費產業普遍面臨下調獲利展望窘境。

美國商務部針對半導體關稅的公眾意見徵詢於台灣時間5/8中午結束,而截至5/7晚間商務部僅收到43則回應,遠低於先前銅與木材關稅的意見反饋,存在遭到美國政府解讀為反對意見過少的風險,因此建議在半導體關稅落地前保持謹慎。消息方面,5/7 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計畫撤銷拜登政府時期針對AI晶片出口所設下的三級管制辦法,另以新規取代,原訂於5/15生效的「AI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將不會執行,但商務部將在新規推出前,保持嚴格的晶片管制原則。BIS工業與安全局表示將用更簡單的規則取而代之,釋放美國的創新並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同日彭博也報導川普政府打算推動新規來加強對海外晶片流動的控管,消息指出其中一項配套措施,將瞄準把先進晶片轉運至中國的國家實施新出口管制,而上述洗產地的國家涵蓋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總體上,該廢除法案尚未最終確定,旨在重新制定全球晶片限制,而美國半導體管制目的仍在於阻止先進晶片輸往中國,川普政府可能最快在本週四宣布最新決定,AI領域面臨新的不確定性,整體維持美股中性評等,標普500區間預估為4,800點-5,700點。

債市展望:預計美國公債殖利率維持區間波動

展望債市,川普4月9日宣布將關稅延期90天的決定,股市出現了情緒逆轉,但對等關稅仍徵收了10%,相較於原先水準有效關稅率仍提高了15p.p.,經濟應能避免衰退。市場情緒穩定後,預期利率波動將下降,尤其5月FOMC中透露了Fed保持耐心持續觀察經濟數據的想法,預計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將持續在4.0%-4.5%的交易區間波動。

信用利差方面,隨著市場波動回落,可預期利差出現縮窄,但難以回到年初的歷史低位水準,川普帶來的混亂即使平息也已經衝擊到實體經濟中的企業和民間消費信心,對上半年的干擾難以避免,尤其考量到川普後續行動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建議全年保持紀律,在市場低迷時追求收益,強勢時獲利了結,並偏好高品質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