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defined:Sorry your JavaScript is off or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
2025/11/07

從容應對關稅威脅,印度消費復甦可期

報告摘要

  • 印度消費季銷售額再創新高,奢侈品與電商消費崛起

  • 美印敲定能源及國防合作,推動關稅協議再進一步

  • 估值偏高且獲利增速仍舊不足,下調至相對正向評等

投顧觀點

排燈節消費季行情以及美印關稅協議進展共同推動印股自10月以來最高反彈逾5%,同時也吸引外資在3個月的連續拋售後重返印度市場,FII在10月逆季節性淨買入14億美元,但較全年淨流出160億幅度而言依舊杯水車薪,市場仍舊對高估值以及企業獲利狀況存在疑慮。

截止至11/4,MSCI India指數中已有64%企業公布25Q3業績,整體EPS年增由11.4%略降至10.5%(低於預期12.0%),SR、BR分別為-1.04%、39.8%,均低於長期均值,10大產業中7個實現正成長,但僅有循環消費、金融與科技業跑贏預期,疲軟的季度財報顯示城市需求的復甦進度並不如農村地區那般樂觀。

經濟溫和的復甦速度與偏高的估值(Nifty 50 未來12個月P/E交易於21.7倍,10年百分位82.5%)仍舊是重建市場信心的威脅,儘管預期關稅協議的推進將提振市場情緒(執政黨聯盟NDA將贏得比哈爾邦選舉,美印關稅預計在11月達成初步協議),但基本面缺乏支撐且美元重返強勢背景下,印股的上行空間有限,故下調印股評等至相對正向,Nifty 50指數未來3個月區間預估為24000~27000點,2026年目標價則為29000點。

操作建議

由於估值偏高且宏觀環境缺乏有力支撐,推薦在25000點以下買進,以保持充足安全邊際;而已有倉位者則可續抱,靜待美印關稅紅利。

FII回流14億美元,但較全年流出幅度而言杯水車薪

圖片1.jpg

資料來源:LSEG,永豐投顧整理

25Q3企業財報表現疲軟,成長性不足

圖片2.jpg

資料來源:LSEG,永豐投顧整理

印度消費季銷售額再創新高,奢侈品與電商消費崛起

印度農村復甦浪潮正在逐漸滲透進廣泛的消費需求中,GST減稅則更進一步激發消費動能,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主席BC Bhartia亦表示,印度排燈節消費季(9/22~10/21,九夜節至排燈節前夕)的全國銷售額年增25%至6.05兆盧比(6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相較往年,今年的消費季出現3點重大變化。

  1. 底層需求復甦 : 得益於物流系統完善、信用卡使用率上升以及電商平台崛起,二、三線城市如印多爾 、 勒克瑙和哥印拜陀貢獻約28%的總銷售額,顯示大都會地區以外的需求正在擴大。

  2. 奢侈消費加速成長 : 隨著印度的中產階級的崛起,今年消費季黃金首飾、豪車、高端護膚品等奢侈品需求異常強勁,僅排燈節當日黃金及白銀的銷售額就逼近6000億盧比,年增25%;汽車廠如現代、塔塔、馬魯蒂鈴木在消費季期間的銷量也增長15%~35%。

  3. 電商平台興起 : Amazon、Flipkart、Nykaa和Tata Cliq等平台均不約而同指出美妝、時尚和家居飾品等高端品類的銷售額提前出現激增,Criteo調查顯示高達93%在今年消費季選擇線上消費,導致前兩週平均消費額同比增長14%,整體銷售額更是暴增51%,其中時尚服飾品類大漲71%、健康美容產品增長63%、居家園藝產品飆漲3倍。

儘管消費季數據強勁,但能否推動城市需求同步復甦仍是關鍵,受美國關稅以及IT需求疲軟影響,印度今年以來城市需求持續不足,10月服務業PMI連續第2個月放緩至58.8,再次跌破60水準。

不過製造業端可初見復甦端倪,產出、售價與就業等正面因素抵銷出口疲軟影響,10月製造業PMI由57.7升至59.2,強勁的內需使企業有充足空間抬價,為景氣持續回暖奠定基礎。

印度服務業PMI連續兩個月下滑

圖片3.jpg

資料來源:Criteo,LSEG,永豐投顧整理

節日消費提前激增,平均銷售額成長14%

圖片4.jpg

資料來源:Criteo,LSEG,永豐投顧整理

美印敲定能源及國防合作,推動關稅協議再進一步

自4月美國開始課徵關稅以來(4月10%,8月初升至25%,8月底升至50%),印度對美出口連續四個月衰退,月度貿易額由高峰88億美元降至55億美元,QoQ暴跌20.3%,其中紡織品、寶石和珠寶、太陽能板均遭打擊,印度城市消費復甦動能遭壓抑。全球貿易研究所GTRI警告若不採取行動,恐將海外市場份額拱手讓給越南、墨西哥與中國。

在僵持數月後,雙方對於關稅協議態度終於在10月軟化,印度媒體mint透露美印雙方正在接近達成一項貿易協定,印度的50%懲罰性關稅有望被大幅削減至15%~16%,作為交換印度同意率先在能源領域讓步,逐步減少進口俄羅斯能源,印度煉油商也開始在現貨市場尋找伊拉克的巴士拉重質/中質原油或美國WTI原油(到岸價格較巴士拉原油高出3.0~3.5美元/桶)作為替代品。此外,美印雙方於10/31達成一項為期10年的國防協議,美國將增加數10億美元的對印軍售。預期美印將基於能源與國防的共識,在11月期間達成第一階段協議,關稅削減將有效改善印度紡織與珠寶等出口產業的困境,並緩解印度盧比貶值壓力。

儘管談判還算順利,但雙方仍未在農業議題上取得實質進展,預期比哈爾邦(Bihar)選舉將是觀察印度政府對農業議題態度的風向標,選舉將在11/6~11/11分兩階段投票,最後於11/14公布結果,而比哈爾邦作為印度最大農業邦之一,也是印度人口第三多的邦,其選舉結果象徵農民對於NDA政策的支持度,因此若NDA贏得多數席位,將釋放莫迪政府在農業議題上可用的協商空間。

根據多方民調,目前掌握執政的NDA(BJP+JD(U))在民調上仍以45%保持優勢,預計將拿到145席,但由於人民蘇拉傑黨(JS,非INDIA聯盟的第三方黨派)崛起,領先幅度較2020大選縮減,若JS黨能號召年輕選民提高投票率,動搖NDA年輕選票,則NDA聯盟仍面臨丟失過半席位風險。

印度對美出口在4個月內萎縮33億美元

圖片5.jpg

資料來源:Option & Ratings,NIRYAT,永豐投顧整理

NDA聯盟仍在支持率上領先,但幅度較2020縮減

圖片6.jpg

資料來源:Option & Ratings,NIRYAT,永豐投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