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defined:Sorry your JavaScript is off or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
2025/02/09

資產配置是什麼?教你在不同年齡階段該如何靈活應對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若想要長期維持穩定的生活品質,平時便應做好資產配置,才能順應各項變化,不怕臨時需要動用資金或進行大筆投資時,打亂原先的人生規劃。本文將介紹擬定資產配置的方法,幫助您瞭解評估要訣、風險分散原則,擬定符合自身需求的理財策略。

資產配置是什麼?妥善規劃財產分配比例的概念

資產分配簡單來說即是一種妥善規劃財產分配比例的作法,將自身擁有的財產、投資標的等富有經濟價值的資源,以儲蓄、投資、保險等方式,將上述資產進行比例分配的概念。有些人可能以為資產配置是已累積到一定財產的人才需要著手規劃的事情,但其實並不然,不論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收入穩定的中年族群還是臨屆退休的長者,都應該有資產配置的概念,擬定相關理財規劃,才能確保安穩的生活品質不受影響。

資產分配怎麼做?先掌握投資理財2大觀念

著手規劃資產分配計畫前,建議先掌握投資理財的正確觀念,才能找到符合自身需求與財務狀況的理財方式。以下整理2個規劃資產安排時須留意的概念,提供您參考:

 

1. 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資產分配又可分成開源與節流2大部分,規劃開源計畫時,不少理財者都會跟隨市場中的熱門金融商品或標的進行投資,像是股票、高收益債券等,然而,這些產品的漲幅狀況也較大,若是投資心態較保守,不希望經常受到標的起伏而影響心情的理財者,便可以斟酌選擇投資標的,評估自身對於風險承受的能力後,再選擇合適的理財管道。

 

2. 將未來規劃納入考量

擬定資產配置計畫時,除了以當下的財務狀況作考量,也應先設想未來的人生規劃,列出相關開銷。一般來說,可以整理出人生中的短、中、長期目標,像是出國計畫、結婚基金、購屋頭期款、買車、育兒基金、退休金等各個項目,並分成一次性、定期性的支出,更能精準規劃出符合未來需求的資產配置。

 

依照各年齡階段,妥善規劃資產配置比例

以下將進一步介紹不同年齡階段,適合的資產配置比例,提供大家參考:

 

青年(20~35歲)

此階段的投資者通常風險的承受度較高,因此不少人會在經濟狀況許可的條件下,將資金投資在報酬較高的標的上,趁年輕時加快累積財富的速度。

 

青年時的資產配置比例建議

「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約為2:8

 

中壯年(36~45歲)

此階段的投資者多半已經累積穩定的資產,並可能多數都已結婚生子,或有購屋、汽車貸款壓力,因此風險的承受度相較年輕時更弱,此時可以考量自身財產與個人可承擔風險的程度,將資金投資適當分配在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

 

中壯年時的資產配置比例建議

「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約為4:6或5:5

 

高年(46歲以上)

此階段的投資者通常已開始著手退休規劃(或已經退休),因此多半會少了一筆薪資收入,使得風險的承受度較弱,主要投資的目的則在於追求穩定少量的利息,避免資金用罄影響未來生活。

 

高年時的資產配置比例建議

「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約為8:2

認識4大理財管道,了解資產配置方式與投資風險

瞭解不同年齡適合的資產配置觀念後,接著讓我們進一步認識4大理財管道,掌握各項投資工具的產品特色與風險程度:

以上為常見的金融投資產品,投資人可依照自身狀況與需求,選擇合適的標的投資,並搭配上述提及的規劃建議,做好風險分散